康培教育

“电脑上”的作文批改

  • 2012-01-06 09:43:45
  • 翟庆文

  

摘要:


  如何上好作文批改课一直是我们盲校的一个难题。有了电脑以后,方便了教师的作文批改,更给学生批改后的作文增添了色彩,使作文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本文就“电脑上”如何进行作文批改进行了阐述,以与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词:

电脑 作文批改
  近年来,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中德视觉康复项目”在我校的渗透,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强烈的良性冲击。学校给二年级以上的每个学生安装了电脑,用电脑给学生上作文课,学生反应效果极佳,老师感觉实效颇高。学生由原来的不想上作文课到现在的渴望上作文课,特别是作文批改课。
  平时给视障学生批改作文,低视力学生用大字的作文本,即使老师写上汉字,学生也要很费劲地去认识,间空很小;全盲儿童用没有间隙可以插入文字的盲文,老师更是无法实现充分批改。当用上电脑后,不管是全盲还是低视力都方便了很多,他们可以在阳光3.0的支持下,在屏幕上可以任意挥洒笔墨,倾心修改自己的作文;老师也可以在任何一个句段处尽情批注,可以在每一个精彩处畅意评价;学生还可以在电脑上互相批改作文,收益颇多。
  在给学生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视觉康复的所学,在色彩与文字的运用上,小有尝试,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水落石出”,突出原文主体主题,侧面烘托批语。学生的原文创作与教师的批语字体,色彩对比要鲜明。例如,原文用的是黑色,批语可以用红色。黑字多、密,红色点缀其间,醒目而又不混淆整体,清晰而又容易选择,低势力学生可以把批语变成适合自己的大些的字体来阅读。修改的时候,要注意在疏通学生原作的句子时,改正错词错句,还要注意批改或补添的词藻要力求采用适和学生年龄的语言,尽量保存原作的面目,正所谓突出原文主题,切忌添油加醋,使学生难以理解。批语再好,也是附加,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自信心。
  二是妙笔生花,在原作上画龙点睛。教师的批语与评语字体要粗要有变化,利于低视力学生看。例如,学生的原文字体是宋体字,老师的评语字体可以加粗的楷体。不同的字体容易辨别,也有美感,只有在电脑上才能做到这点,这样老师的批语能做到令低视力学生“赏心悦目”。有的学生作文句与句之间串不上,教师就要在修改时给予加插上一个短语或句子,使其前后的意思衔接,使表情达意更为透彻,变化的字体就会提示学生用眼注意老师的批注,深入领会老师的意思。至于修改词语也好,加插句子也好,对一些语文基础扎实,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我多数只在原词或词句中间标上一个自我修改的符号或者空间,或者加上批语提示,让这些学生自我修改完善,起到在原作上“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是平中见奇,评价做到眉清目秀。褒扬的评价与批评的评价字体和色彩要有区别,例如,海阔天空的蓝色字体代表褒扬,火热鲜艳的红色字体代表不足。这样色彩对比鲜明的批语既能使低视力学生分辨清楚,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关注“有色彩”的评语,使原文和评语这样平平无奇的形式变得奇妙,变得“眉清目秀”。学生就会喜欢阅读自己的作文和老师对作文的批改,并对此倾注兴趣、倾泄情绪、倾力思考。学生对作文批改的青睐,使他们更加愿意关注讲评作文课了。
  在作文讲评课上,不管是低视力学生还是全盲学生,他们可以看(听)到老师在行文中加入生动的语言评说自己的作文,提出该扩展或者该舍去的地方,能适时表扬,委婉提示其不足地方;他们既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还满足了的学习需求。而每次到电脑上发作文时,每位同学又都有了一种期盼,想看一看这次的作文是如何批改的,老师会怎样评自己的作文!而老师也同时从厚重而密密麻麻的“盲文”中解放了。作文批改也从多是面批的形式中得以创新,实现了健全学校的文字交流批改了。
  认真批改好学生的每一次作文,尤其是全盲生的作文是盲校语文老师一项费时伤神的工作。盲文行文中无法批加注释,学生无法通过盲文得到细节化的准确性的批语,只有从老师面批和最后一个终结性评价中得到反馈;有的老师不用盲文,当面点评学生作文,缩减给予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这样的作文批改费时繁琐,而当有了电脑后,特别是为盲童安装了盲文电脑应用软件后,学生和老师都得到了解放,开阔了天地。
  在没有电脑之前,只有老师可以透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中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境界;了解到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的程度;更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交来的盲文作文作业,老师只懂阅,无法在行文中做批改;只评分,不给评语;只能“让学生自作、自改、自我提高”。
  现在,学生可以在评语中寻找到老师的引路、开拓的依据,可以及时收藏老师的评语,及时修正自己的作文,并及时用文件夹收藏。教师为学生作文所做的批改,既是作为教师作文评讲的具体内容,也是我们改进作文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有意思的是学生可以经常在文件夹中翻开这本收藏夹,里面尽可人窥视老师批改作文工作的苦与乐,学生作文的艰辛与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