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现代信息技术在视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2012-04-25 00:00:00
  • 路荣喜 翟庆文
  • 淄博特教中心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普通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我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借鉴。1995年淄博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计算机教育大会,2000年市政府把为每所学校建设校园网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这种信息化的环境为我校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可能,同时普通学校掀起的建设信息化校园的热潮也推动着我们思考如何加快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特殊教育由福利数量型办学向质量效益型办学的转轨迫切要求融入新思想、新技术。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学;满足每个学生教育的需要;根据学生差异实施个别化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和运用好学习的工具,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等。在传统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下难以实现以上教育理想,只有把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特殊教育新的使命。
  (三)学校新的工作思路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注入了催化剂。1999年省教育厅批准了我校申报的省重点课题《视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评估》立项。其中我们认为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生存能力也是视障生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于是在2000年我们提出了“实施名师骨干、教育科研、信息技术”三大带动战略,实现学校跨跃式发展的总体思路。2002年1月,山东省特殊教育初步现代化建设现场会在我校隆重召开,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我校实施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场,听取了学校《实施特殊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的典型经验介绍。同时由省教育厅指导、省特教研究会主办的“齐鲁特殊教育网”正式开通。“信息技术带动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构建数字化校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盲校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逐步推进盲校教育信息化。
  (二)具体目标
  1.低视力:创设适合低视力学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设施——低视力教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能弥补低视力学生的视觉感知缺陷,形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视觉缺陷补偿过程的教育策略、方法、途径。
  2.信息录入:设立能适合盲和低视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培养低视、盲童信息处理能力的学习资源;在盲人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盲人与健全人、与社会、与国内国际的无障碍交流。
  3.信息交流:建立盲校基础教育资源库的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并具备向全国盲校提供优质资源服务的功能。研究教育信息化与师生信息素养的关系。探索教育信息化对师生信息素养要求的新方向,并提出符合此要求的基本标准和达标办法。
  4.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三大主题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资源建设的新方向就是要使其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
  5.教学模式的构建:建立和应用开放的、内容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的盲校基础教育资源库。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学习模式”。
  6.学校管理:课题研究使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鼓励教师和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创建适合视障生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建立有利于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体制;确立了科研带动、职教带动、信息技术带动、名师带动的多元发展战略,营造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实体”和项目管理体制。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借鉴普教与国内外及其他盲校的先进经验,与普通教育相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面向全体视障生,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结合视障生的特殊性进行缺陷补偿,使视障生能通过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更广阔的获取知识、接受信息、提高能力。
  (二)理论研讨与技术配套并重的原则。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以发展视障生信息素养为主线,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题研究中,把现代教育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论、课程论等贯穿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三)面向全体与照顾差异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注重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注重教师和学生双向信息反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视障学生自强不息的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以模块化组织教材系统可以不断补充或更新原有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社会需要,做到“堂内指导堂外深化”。在教学策略上我们遵循了补偿性原则、切合性原则、生动有趣原则、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参与原则。
  (五)课程实施与环境熏陶相结合的原则。以小学二年级为实验班,初中低视生及部分全盲学生为实验对象,选取了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等学科为实验学科,进行研究。创设适宜的软硬件环境的同时,创设现代化信息交流的人文环境,使学生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和人文素养并驾齐驱,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现代人。
  (六)遵循国家技术标准与创新盲校技术规范相统一的原则。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按照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规范》《教育资源建设规范》《基础教育元数据规范》等国家相关技术和教育的规范建设资源;同时制定《盲校教学资源建设规范》,填补盲校信息技术规范空白。
  四、研究的过程
  1.课题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分类子课题,学习理论,总结经验,制定实施方案。
  2.课题启动阶段。初步展开教科研实验,推动学校的课题研究持续发展;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参加人员每人写出五百字左右的课题认识报告;确立课题研究计划方案并实施,在研究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方案。
  3.课题实施阶段。完成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性课题鉴定,并及时总结经验,形成阶段性成果。进行第二、三轮实验研究,推动学校课题研究的持续发展,努力提高科研及教学质量。进行阶段性小结,在反复修改、深入研究、取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由学校课题鉴定小组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初步鉴定。
  4.课题结题阶段: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对每个子课题进行结题,写出总课题研究报告和子课题研究报告。约请领导和专家对课题进行终结性鉴定和验收。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实施
  (一)打好“四项”基础
  1.提高认识,建立组织。学校为课题的实施设立了信息科研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实验小组、信息网络管理组等组织。学校管理层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整个教学面把加快我校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学校“四全”教育观、巩固与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学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计划地推动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硬件配套,建设校园网。建立视障生电子阅览室、低视力教室、信息技术教育教室等。2000年7月建成校园网,并成立网络管理中心,设置8台服务器、33台交换机,建立星型高速以太网,百兆传送,逐步实现了“班班通,室室通,户户通,人人通”,实现了资源同建共享。配置盲人语音系统,盲人能根据此语音系统学习打字、制表,创设特殊的现代化环境,培养视障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3.师资培训到位,理论技术并举。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与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利用盲校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信息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齐鲁特殊教育网的更新提高等,使师生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得以充分运用、提高。“走出去,请进来”,教研中心特别关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和理论指导,发挥教研的优势,采取集体研究、典型引路、资源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方法,使各种途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作用。
  4.建立管理机制,构建发展模式。在盲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研究,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我们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信息技术教育,并保证逐年有所增加。同时学校建立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二)坚持“六项”措施并举
  1.开设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我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的“读、写、算”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学习、工作与生活。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由媒体整合层面向内容整合和思想整合层面发展,将进一步促进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2.注重低视力教学,提高视障生的“电子视力”。低视力学生视觉模糊,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低视力教室。低视力教室根据低视力学生视觉的特点进行了改革,增添台灯、升降桌子,并给学生配置了远近助视器、大字课本等。在每位学生面前放了一个电视机屏幕,把所有的屏幕进行联网,连到教师讲台上的投影仪或视频展示仪上。这样一个简单的网络教室解决了低视力想看又看不清的大问题。2005年10月,在中德视觉康复项目的协助下,我们学校建立了低视力学生“视觉康复训练室”,增设了功能更全的电子屏幕,在色彩对比和灯光转换上下功夫,增强了低视力学生的视觉功能,能借助电子屏幕清晰地视物、观图,学习兴趣、观察兴趣大增,可以说低视力教室和视觉康复训练室增强了低视力学生的“电子视力”。
  3.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结合探究的主题,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或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搜集资料、读取数据、综合分析,产生实在的情境体验,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研究自己发现的问题,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和推理,设计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应用程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使他们逐渐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与途径,形成创新能力。
  4.开办网络实验班,获取有效的经验。强化“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益观。为此专门开设“实验班”,为每个视障生配置了电脑,开设盲人网络系统,能上网学习和查询资料。我校的蔡兵老师和邢玉老师的主题网站比赛在全国获得一等奖;张思建同学的网页制作获得淄博市一等奖;每年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大赛,我校老师都榜上有名。还有多位老师发表了相关论文,部分老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获得国家、省、市一、二等奖。
  5.营造信息网络环境,让学生畅游数字化校园。教师使用计算机网络备课、教学,学生在教室、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习;学校各级网络逐渐实现互联互通,学生可以在网络畅游。
  6.制定资源建设标准,建设校本教学资源库。广大教师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中,面向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遵循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使学生在网络中交流并分享资源。
  六、研究成果
  (一)建立了教师数字化工作平台,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工作方式,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建立了适合视障生个性发展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贴近学生实际,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做到因材施教。确立了网络备课、网上师生交流、网上作业等发展性的目标,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潜能,贯彻能力为本的原则,不以简单接受知识为主,实现信息资源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以培养视障生健全心灵和人格为目标,做到身残志坚。基于以上探索,我校重点开展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的学科整合学习模式”、“基于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学校从视障生的个案研究入手,教育教学逐渐从“切割式”的集体化教学向对视障生的个别化教学转变。
  教师博客:教育博客是继课件、积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后的一种新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学校的博客平台已成为老师们教育科研、教学反思、知识积累、情感交流、师生互动的一个极其方便快捷的平台。我们学校还承办了中国视障教育网,从2004年开通以来,已经受到广大师生喜爱,几乎所有教师在网络教研博客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老师们在中国视障教育网网络教研平台上与全国盲校老师互动,老师们把教学随笔、生活感想、学习心得放在自己设计的个性化主页上,进行知识积累、学习交流,有时针对一个教育教学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加大了全国盲校教师相互之间和局域内教师间的学习和思想碰撞。
  网络教学:我校教师从2002年人手一机,由学校信息中心自主开发了具有盲校特点的教师备课系统,在办公室个人电脑上备好课,在教室的主机上打开备课系统,所有的教学资源即时地展现在师生面前。
  校本教学资源库:由于购买的或引进的教学资源库不适合盲校教学需要,学校从2001年起由学科教师自主开发学科教学资源库。从2004年起受教育部委托,与长春特教学校、深圳元平特教学校、共同开发制作“特教学校教学资源库”。2005年10月已将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三个学科资源库免费发放到国内盲校或盲聋合校。老师们在制作教学资源库过程中,深化了新课程理念,强化了对《盲校课程方案》(征求意见稿)和盲校各学科课程标准(讨论稿)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优化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平台:在学校提出“三个覆盖”率的基础上,学校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和《校本培训计划》,每周三为校本教研日,每周五为校本培训日。开发了“校园网教研平台”和“校本教研主题网站”。建立了三级培训、层级推进、考核激励的机制,由过去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理念由“让我用”向“创新应用”转变。
  (二)初步构建了数字化学习平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人性化,为全面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奠定了基础学习方式的转变:我校2000年建起了校园网, 实现了“班班通”,每个教室的网络终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教师“学案导学式”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网上预习,查找学习资料;课上讨论学习;课后登录校园博客收集整理学习资源、建构自身学习体系,记录学习感想,展示学习成果。信息技术素养: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对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了学习兴趣和意识,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学会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打下必要的基础。
  网络阅读:我校一直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于2000年建成“有声阅览室”,2003年改建成“电子阅览室”,2004年校园网上建立了有声阅读书库,十几万册的电子图书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电子阅读。盲生用读屏软件阅读,低视生用学校开发的电子助视器阅览。这种网上阅览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和可选择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04年受教育部“全国盲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委托,由我校主持,北京盲校、南京盲校、重庆盲校参与,编制了《全日制盲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目前课程标准草案已经交由专家审核。
  音视频点播系统:如何让视障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休闲娱乐是课题研究的内容之一。学校于2002年起与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音视频点播系统:分为“启明音乐厅、启明影视厅、学校主题活动”等栏目,几千首中外名曲任你欣赏,近千部中外影视剧任你观看收听,学校重大活动做成音视频供师生观看。
  学生主题网站:各班学生制作自己的学习主题网站,各个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团总支也建有自己的网站。我校有3名学生在全市教育系统学生网站现场制作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每个学生还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实现了与远方健全人的无障碍交流。
  (三)初步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平台,创新了管理机制,实现了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全面提高了管理效率网上办公系统:通过校园网,学校可以随时发布和获取有关信息。校园网可以大量、及时、快速存储和处理信息。教务管理、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各类活动都以部门网页的形式发布于校园网上。教师可以随时上网进行访问查询,快捷方便。学生学籍管理由建网前的单纯封闭管理转变为建网后的开放性发布与查阅。有关人员可以有权限地访问、查阅。学校行政人事管理、校产管理、财务管理、图书管理也都实现了电子化。
  本课题研究推进了学校教育理念的更新,升华了管理理念。在网络环境下,以人性化的管理为主线,以规范化的现代管理为基础,以创新实效管理为动力,以自主管理为目标,把管理升华为一种文化,升华为一种自觉氛围。我校老师认真研究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社区的特色,认真研究家长、学生的需求,认真研究学校的基础和潜力,拓宽课程设置并注重实践技能。德育课渗透到现代信息技术中,信息网络与课程整合延伸到社会和市场。
  七、存在问题分析与思考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逐步推进应用的过程,是信息资源不断开发利用的过程,是由技术操作层面到理念融合层面再到文化层面的逐步深化。教育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对此,我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盲校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经验不足,对教育信息化的理性认识还有所欠缺;对如何建设与发展、采取哪些方法深入,认识比较模糊,实效性还不够理想。
  (二)由于自主开发适应视障人士的网络平台及读屏软件技术的欠缺,使课题的研究受到一定的制约。受市场效益的影响,开发供盲人使用的软件远远不能满足盲人学习的需要;视障生与普通学校学生在网络上的学习交流比较少。部分教师的应用能力有限,使校园网的效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有的教师对于资源的开发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盲校教学数据资源建设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有效地开发适应全盲和低视力学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的数据资源制作机制需要不断地创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与比较完整的信息技术整合学科教学等新理论指导不足。
  (四)新课程理念下的多种教学资源(含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是一个不断探究实践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飞速发展,盲校要站在新起点,重新审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在数字化生存意识下,努力实现教育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的创新。让每一个走出盲校的视障生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论》 王吉庆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出版
  2.《视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评估》路荣喜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