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下水文要写“真”

  • 2012-01-06 08:43:20
  • 翟庆文

  
  盲童写作文因为缺乏视觉观察能力而缺乏很多写作材料,或者所得到的材料容易失“真”。所以在盲校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亲自动手写下水文章,为学生提供范例,帮助学生懂得作文的某些道理,理清写作中的某些误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的下水文章应该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所偏重的写,不必处处得体。下水文章固然需要在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语言准确等方面作出示范,但面对盲童中有的同学“掺假”“造文”所形成的危害情况,教师写下水文章就要写“真”,即文章来自生活,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盲生从三四年级一开始写作文,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有意思”的事情。盲童在视觉观察方面本身就有障碍,而他们往往对“有意义”之含义作片面理解,总是寻找那些“自以为意义深刻的大事情”,这使盲童不能发现和挖掘发生的大量的生活细节,忽视事实生活,于是写作文就只好编造故事。随着年级的增高,阅读面逐渐加宽,自我认识提高,盲童往往将模仿加编造,形成一种掺假弄虚的文风。这种风气造成的危害性,首先是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无法培养激发写作的兴趣。一个学生从三四年级开始写作文,到高中毕业,学写作文八九年,非但作文不过关,反而觉得作文越来越难写,究其原因,教师指导上的忽视写真,并且有意无意地助长弄假,恐怕是主要的原因。
  就我所教的高中二年级学生来说,寄宿的学校生活、有限的视觉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使得他们的生活领域很狭窄,见闻极有限,即使在身边发生什么事及现实生活向他们提出什么问题,他们也往往无暇认真深入地思索,相对同龄的健全学校的学生,盲生更难以形成正确而新鲜的思想观念。
  生活基础的空虚,思想的简单肤浅,使盲生视作文为难事,缺乏兴趣。他们所以要写作文,主要是为了应付作业或为了考试。写记叙文像流水账,写议论文重述政治课上学到的或经常听到的大道理,写散文总是空泛抒情,缺乏细致的具体生动的描述。这样写出的东西,往往是有气无力,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这样的写作过程,学生学不到真本领,也不会从写作实践中体会到写作的社会作用,也无法敷衍写作要求实用性的命题要求。
  为改变盲生作文弄虚作假的现状,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我曾经多次写下水作文。
  在2008年的教师节前夕,我让学生写一封给教师祝贺节日的信,并提出要求,记叙自己经历过的事,反映教师的功绩或风貌,表达尊师重教的感情。由于学生“特惠”心理比较严重,对曾经为他倾注过心血的教师竟印象模糊,无啥可写。于是也编出一番写老师雨夜到学生宿舍看望学生,周末给生病的学生送饭、补课或教师带病上课等,谈感受则大唱教师节的意义等,忽略了自己是学生,与老师天天相处的生活细节,忽略了自己是老师每天关注的学生的身份写作缺乏真情实感。对此,我写了一封给我老师的信,以对学生抛砖引玉。现将我写的推心置腹的表达尊师的一段话摘录如下:
  “冰凉的冬日,老师是那宁馨的花儿绽放;黯然的黑夜,您是那明亮的光河荡漾。进入校门前,我们好象漂浮在空气中的云彩,眼前一片迷惘,心中充满渴望。是老师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春光。老师,您犹如身上血脉,掌心纹络,深深地盘绕在我们的生命与灵魂里,地久天长……”
  “老师,那个下午,您把我揽在身旁,没有话语。您用手抚摸着我的额头,一股暖流沁润着我的心怀。您给您孩子的老师打电话,说让您的孩子自己回家,我们的学校在农村,您孩子在城里上学,路很远!您总是把心分给了我们十几个孩子,而您自己的孩子……”
  我号召老师们写下水文,但也发现有的老师的文章在强调写具体的同时,忽略了写真。在写一个小学生闻到同学家长送来的水饺香味时,如何抑制偷尝的馋心方面写的具体曲折细腻,但考虑到一般学生家长来看望自己孩子的时候都能给孩子们尝尝,孩子们想吃还可以到校门外不远的饭店电话订饭的实际,有的描写就难免有虚假的成分。如写偷尝的诱因一语:“窗外一阵风吹来,那诱人的香味更浓了。”便有悖生活常识。水饺馅子包在皮内,馅子的香味,即便外露也是幽微的。这香味似乎只能随着热气腾升或还要透过盖着的东西而使人嗅到,若经风一吹,应当变得更加淡,绝不会更浓的。我以为给学生写范文,教师靠自己的体验和想像写千余字长文章,还不如引导学生追忆事件过程以及人物的语言行为,做些客观的准确的记叙好。
  还要注意:第一,我强调写真,是针对盲生写作单纯为应付,缺乏真情而采取的措施。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当然还要对训练内容及步骤进行严密的组织和科学的编排。其次,这里的写真与文学艺术的真是不是一回事。本文只主张学生写作要从实际出发,注意观察体验生活,注意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问题,力求练成写作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