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淄博日报:她那甜美的声音至今记忆犹新

  • 2018-11-26 14:57:49

  
  
  ——记2018淄博最美教师、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翟庆文□本报记者 苗露 通讯员 李斌
  
  
  
  日期:[2018年11月22日] 版次:[07] 稿源:[ 淄博日报 ] 作者:[ ]

淄博日报:她那甜美的声音至今记忆犹新


  翟庆文,女,1966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高级教师,先后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市特级教师、淄博名师、淄博市学科带头人、淄博市教学能手、淄博市“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淄博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8年7月被评为“淄博市最美教师”。
  因为兴趣,她考入师范;因为爱心,她来到特教。1985年7月,怀揣梦想的翟庆文从淄博师范学校毕业,扎根到淄博特教事业,一干就是33年。
  翟庆文在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得到滋养,逐步成长为视障教育专家型教师。当年在一个街灯照不到的地方——地处博山区域城镇北域城村的原淄博盲校,她勤奋工作26年;如今在尚德崇爱的地方——淄博高新区四宝山下尚庄村,学校合并后成立的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她静静地干出了一番不平静的事业。翟庆文把全部的热血和最深沉的爱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这片圣洁的土地,她的身上闪耀着“博爱者美、自胜者强”的淄博特教精神。
  翟庆文说:“任何工作都有苦有累,但只要你把心沉浸其中,把爱和激情融于其中,一切皆有滋有味,一切才有了意义。做一名特教园丁是最美丽的人在做最高尚的事。和盲童在一起,我感到无比幸福。”谁爱学生 学生就爱谁
  高尔基说:“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
  翟庆文出生于教师之家,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她最崇拜的人是父亲——她的班主任。如今,翟老师的父亲是一位谈起学生就充满了活力的80岁老人,看着学生的毕业照记忆每个学生的名字是他最大的爱好。耳濡目染,翟庆文感到只有把生命与学生融为一体,自己的人生才真实而又完整、充实而又快乐。
  翟庆文老师在淄博特教当了20多年班主任,10多年教务处和科研处副主任,她熟知学生,除了语文,她教过历史、音乐、生活、综合实践和视训等科目,从小学到高中,她样样干得出色。一个视障班通常有六七个学生,残障程度却大相径庭。每教一个班级,她都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残障程度和家庭情况详细规划学生的未来。教学中,她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多年来,她带领高考团队取得的成绩在全国拔得头筹。如今,小学段的多重残障学生增多,她又回到小学当起了启蒙老师,教研成绩斐然。她先后获得省市教学一等奖,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淄博名师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自强模范、淄博市盲协主席魏刚说:“我对翟老师那甜美的声音至今记忆犹新。”原淄博盲校地处农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盲童业余生活枯燥,翟庆文老师办《自强报》,每天坚持给学生读书,陪他们散步谈心,成为学生最投脾气的“知心朋友”。今天,他们为亲爱的翟老师评为2018淄博市“最美教师”投上了最忠实的一票。
  盲童远离父母,大多数家庭贫困,一学期才回家一两趟,他们的心就像情感的沙漠,更需要亲情的滋润。翟庆文是盲童的“在校妈妈”,要操心学生的购物理发、穿针引线,生病看护、培养习惯,树立理想、升学就业……
  徐亮,1988年入学,父亲早逝,母亲目盲,家境贫寒。翟老师从经济和精神上帮助他,使他摆脱自卑、自立自强。徐亮带着翟老师的深情嘱托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成为淄博市第一个残疾人本科大学生。毕业后,徐亮回到母校任教,成为市盲协副主席,迎来了他人生的曙光。徐亮说:“翟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不仅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更重要的是帮助我扬起了人生的风帆,让我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很多盲童遇到困难、感觉无助是正常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失落了爱,前途没有了希望。要给予他们希望和爱,这是我们特教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翟庆文说。像饱尝过寒冬更知阳光的温暖一样,在黑暗里摸索着生活的盲童,更需要光明的启迪和引导。
  展登泉,现任北京市盲人按摩协会理事。2015年中国盲人协会网站上一篇题为《消除残障歧视:盲人无法写字=不能贷款?》的报道阐述了展登泉作为盲人敢于直面社会问题、追求公平公正的故事。周彤、徐娟、张立言、周晴晴四个女孩是翟庆文老师从小呵护大的98届学生,现已全部大学毕业,她们用事实证明:弱势群体不弱势,女子更要有担当!周彤在小学获得山东电视台“小小朗诵家”活动小学组一等奖第二名,被评为全国“自强少年”;湖南卫视纪录片《追梦无悔:听见的美好》讲述了周彤打破视障限制,热心传播公益、乐观北漂的故事。徐亮、展登泉、周彤等学生身上都体现了翟老师的教育理念——“信而自强、乐以致知”。翟老师的学生和她一样喜欢阅读、朗诵,助小扶弱、自信乐观。2016年1月一个寒冷的晚上,90后的周彤带着导盲犬打车从40多里路外到北京东城区的旅馆里看望恩师——翟庆文老师;展登泉听说翟老师带学生到北京参加冬令营准备返程,40多岁的他特地辗转几十里从燕郊到地铁站,一定要见一见他敬爱的翟老师。
  33年来,翟庆文老师一直和学生冷暖互知,心心相印。她除了认真上课,总是抽空和学生交友谈心,鼓励他们勤学奋进。她教的高考班学生全部进入大学学习。翟老师的学生和她一样笑容常在脸上挂,自信行走在脚下——自强不息、超越自我!一个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
  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青青的草地洋溢着勃勃生机,长长的盲道满载爱心……
  每每走在新校的校园里,翟庆文总是感到清爽、宽容、宁静、认真……“父母都是教师,对我有无形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无限憧憬,我爱学生。我认为爱就是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翟庆文坚定地说。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主动要求把孩子送到了翟老师所教的班里。这个班很特殊,除了一个6岁全盲女孩学习好,其他盲童都因智力、身体等各种问题不能接受正常教育。面对这些特殊的10岁左右的盲童,面对家长的殷殷期待,翟老师不放弃、铆足劲,用智慧的爱让学生信任她、爱戴她;然后调动家长的力量,因材施教,时时学、慢慢学、快乐学、游戏学、兴趣学……翟老师编写儿歌学生唱诵自我,鼓励盲童的点滴进步,引导家长科学家教,一个也不能放弃,全体学生奇迹般在一年级就都突破了操作复杂、需要持续训练的盲文读写难关。今年5月的某天开始,那个自闭症男孩几乎每天早上在教室一楼的长廊上等待翟老师上班,和翟老师说一声:“翟老师,早上好!”当他听到翟老师亲切的回应:“朱某某,早上好!”他会带着欣慰的笑容主动拥抱翟老师。一年级6岁的王美涵经常告诉翟老师:“我要上大学,像您一样当老师!”家长粉丝们每周都围着翟老师一起探讨孩子的问题,展望美好的未来。
  随着时代的变迁,多重残障类型增多,翟老师带领学科团队深入研究每一名学生,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打造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翟老师的朗诵活动课是最有特色的,她亲自创作盲童喜欢的诗歌,个别指导、集体辅导,放手给学生自己组织活动,各班比赛,互评得失,登上舞台,数人多次获奖。五年级王欣钰同学朗诵的翟老师作品《我是荒原上的一棵小草》获得市级一等奖,从此她更加自信阳光,在各级朗诵比赛中屡屡获奖。
  翟庆文老师用爱抚慰盲童孤寂的心灵,用智慧引领学生及其家长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她不仅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盲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爱孩子,就要研究孩子,教给他们一生有用的东西。针对盲童的心理、习癖等问题,翟老师提出“立德有礼、乐观有为”的教育观,注重“个性化”教育,设立“悄悄话”室、家长“微信群”,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设适合盲童的实践活动……带出一个富有创新活力的16人教研团队。翟老师主持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参与教育部、省、市课题4项,承担中国特殊教育(视障教育)资源库建设、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等项目,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引进到视障教育研究中,成果达30多万字,出版专著1本,在《中国教育报》《现代特殊教育》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成果分获国家、省市级奖项。
  选择了特教,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翟庆文身上所展现的为师境界,就是爱在特教的那一份水一般清澈的善良、那一份鱼儿恋大海的痴情、那一份水滴石穿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