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淄博日报:打通屏障让特殊儿童共享阳光

  • 2018-11-16 08:59:01

  

淄博日报:打通屏障让特殊儿童共享阳光

淄博日报:打通屏障让特殊儿童共享阳光


  
  
  
  
  
  
  
   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路荣喜: 打通屏障让特殊儿童共享阳光
  墨镜客自在行走在城市中,你能分得清墨镜后面的人,谁为常人?谁是盲者?
  盲道有辙,脚下条形砖引导直行,圆点砖提示遇障或转弯。如果一座城连盲道都解决不好,居民何谈幸福感?审视我们的教育,如果残障儿童走不出阴影,不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天真烂漫,能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吗?
  满意是尺度、是使命,在路荣喜心中带有精细的刻度。日前,路荣喜接到省教育厅发来的参加以“40人40事与山东教育”为主题的《叙说山东教育40年》邀请函,作为改革开放期间我市特殊教育工作的实践者、亲历者,他面对记者感慨万千。36年致力于缺陷补偿到终身教育的转变
  我国改革开放的4年后,即1982年,20岁的路荣喜从淄博师范80级毕业,分到淄博盲人学校,成为盲孩子的音乐教师、聋童的数学教师。路荣喜始终初心不改,36年深耕不辍。
  那时,淄博盲人学校坐落在博山区域城镇域城村,这是一所创办于1959年的融小学、初中和职业中专为一体的市属盲教育中心——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全省最早成立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1985年,该校拆分为盲、聋两校,盲校留在原址,聋校则迁至张店区南定镇。2011年11月两校合为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至今已近60周年。特教事业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路荣喜感受格外强烈。
  心中有盲道,阳光才会让世界透亮。那么,路荣喜如何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盲道”是一条阳光之路呢?
  时光荏苒,岁月留痕。改革开放40年来,从盲哑残障儿童教育到特殊教育,不仅学校名称在发生着变化,更深层面的变化也呈现出来。路荣喜陷入沉思之中,他梳理着几个阶段“特教”发展史说,起初,特殊教育算是一种福利化的教育,能够让孩子不闹事、吃饱饭、接受完义务教育毕业即可。如今则是一种质量教育。路荣喜说,作为基本教育理念,“生命教育”首先是全纳教育,把各类残障儿童都纳入到教育对象之中,接受特殊教育。生命教育还是一种差异化的教育。每个孩子因生理缺陷程度不同,心理、身体的差异以及各方面基础的差异,在学习上也会千差万别,根据不同点进行科学的评估来制定教育方案。成为全国行业的领头雁
  淄博特教中心副校长李善军深有感触地说:“好校长带起一所好学校。”他告诉记者,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在路荣喜校长带动下,全校教学教研工作尤为突出。
  教育信息化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他决意搭上教育信息化的快车走出山区的特教闭塞局面。他与国内特殊教育专家交流、考证,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进行了《视障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评估》的课题研究。1999年3月,省教育厅发文正式批准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九五”重点课题《视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评估》。
  2002年1月和2005年12月,他分别承办齐鲁特殊教育网和中国视障教育网两大专业网站;2005年至2008年,受教育部委托,淄博盲校完成了《全国特殊教育教学资源库(视障版)》制作并向全国发放使用;2011年受教育部委托,由路荣喜主持编制了《全日制盲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此举使得淄博特殊教育傲立于我国的特教前沿。说起这段历程,路荣喜像一个时代雄心勃勃的冲浪者,他清晰地把心中的刻度展现出来。
  信息技术“让每一个视障学生抬起头来走路”在淄博盲校已经变成现实,信息化提升了淄博盲校的教育品牌。2009年的夏天,淄博盲校被教育部、民政部、中国残联联合表彰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学校”——无障碍学习让残障学生更好地融入了当今的“互联网+”时代。
  如今,路荣喜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特殊教育小组成员、省政府督学、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特教协作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秘书长、省教育学会特教专委会副理事长,在他心里一直修筑着一条阳光灿灿的“盲道”——每一块条形引导砖、圆点提示砖,都在清晰定位。
  滴水可见太阳的光辉。40年来的改革开放的阳光,已使得淄博特教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