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培教育

我校构建“1+1+1”模式推进师资基地项目建设

  • 2015-12-25 06:44:59
  • 刘新

  
  目前,全国“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工作已顺利进入第四阶段,通过前三阶段的学习,参训教师对学前儿童的言语、语言、认知康复都有了深入、系统的认识。为更好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我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师资培训项目为契机,紧扣特殊儿童康复训练工作,采用“1+1+1”模式,着力提升特教教师水平。一、一套测验体系
  在第三阶段的认知学习中,参训教师认真观看教学视频,对照ppt自学认知知识,并组织小组成员依托学前儿童认知五项进行科学评判。学前儿童认知五项测验是以戴斯等人的PASS智力模型作为理论依据,用空间次序、动作系列、目标辨认、图形推理和逻辑类比五项测验任务来考察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测验。该测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像和声音完美地结合,并动态、规范地呈现测验题目,这既符合幼儿的感知特点、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也使测验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测验体系中,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共有5大项目的40道题目。教师结合题目难度及应答时间,对儿童的5大项认知能力进行打分。最后,建立以5大项目为X轴、测验分数为Y轴的测验结果统计表,为准确、系统的认知个训奠定基础。二、一对一康复训练
  认知障碍的适用对象有六大类型,其中包括语言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听觉障碍、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以及自闭症等。患有认知障碍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元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严重影响其学习生活。对于儿童认知障碍必须进行合理的评估与训练,这样才能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最大化的补偿与发展。因此在认知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实施“一对一”专职康复训练,保证康复效果。这对参训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校师资规模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校为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帮助孩子快乐康复,在减轻教师业务负担的基础上,保证参训教师能够实现每周3节个训课,通过“一对一”教育模式,提高儿童认知障碍的康复效率。三、一系列个别化训练计划
  对于认知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来说,准确的评估是前导,精致的训练是必要。第三阶段培训的指导专家是上海泰亿格公司的白银婷博士,她凭借丰富扎实的理论功底、多年积累的康复经验,帮助参训教师快速地掌握了特殊儿童认知训练的技巧和技能。参训教师认真观看康复实录后,再根据个别化训练学生的认知五项测验得分,制定适合学生的康复训练计划,充分提升训练的精准性、精致性、精细性。小祥祥(化名)在前期测验中的空间次序一项得分仅为-2分,他的“一对一”教师通过学习康复云中的相关知识,制订了循序渐进、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经过3周的训练,祥祥注意力的维持时间由原来的10秒增加至15秒左右,观察力也有所提升。
  我校参训教师前三阶段测评成绩均名列全国前列,但我们深知,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康复绝不能止于眼前。我校将继续推行“医教结合智慧康复”理念,帮助残疾儿童通过教育与医疗、训练与康复等手段的综合运用获得最佳的发展,让每一位残疾儿童通过学校的系统训练、学习,树立信心,融入社会,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真正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