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培教育

我校多措并举做好“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工作

  • 2015-10-16 14:57:21
  • 培智部 刘新

  
  9月9日,我校“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工作正式开启,在线学习、专家指导、交流研讨等各项活动正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领导带头定基调,全校动员护培训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医教结合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工作。今年6月底,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以路荣喜为组长的项目负责人小组,研究制定培训制度,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在教师自愿报名、领导考察的基础上,历经三个月的严格审核,最终从聋部、学前康复部、培智教育部选拨了12名优秀教师参加本次培训。为便于管理,互相激励,12名教师分成3个平行小组,并挑选有干劲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教师学习、考试等工作。同时,市特殊教育中心特设一间多媒体教室用于在线培训,并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师资培训工作“开绿灯”。
  9月9日上午,校领导召开参训教师培训动员会,对参训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所有参训教师必须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此次师资培训活动,把培训当做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同时要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全的目标,认真参加在线研讨,深度钻研学习资料,将所学内容吃透、拿准;二是积蓄专业能量,实现跨越发展。参训教师要将此次培训作为提升自身素质、夯实康复理论的基石,实现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应用范围。教师不要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把培训的所思、所得、所想应用到实际教育康复工作中,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康复之路,最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学生的有效康复。聋部、培智教育部的教师也要融合所学知识,加以提炼,形成适合本部门教育教学工作的经验做法。
  9月16日,孟祥友副书记带队远赴哈尔滨燎原学校参加“特殊教育新理念新技术--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的现场会及项目二次推进会。会上,上海泰亿格康复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昭鸣对当前特殊教育康复的“新理念、新技术——医教结合、智慧康复”做了详细的报告。会后,孟祥友副书记及时向参训教师传达了会议精神和要领,并具体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进一步坚定了参训教师的学习信念。
  

名师教师“音对音”,参训教师“赶帮超”


  狠抓学习不松懈。为保证培训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参训教师克服教学任务重、工作时间有限等不利因素,每天保证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通过集体观看教学视频掌握教育康复知识点,小组讨论提炼适合本组学生的教育康复方法,教师不论资历、不论经验,有好的想法一起讨论,有新的方法一起实践,形成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自9月21日第一次培训以来,参训教师先后学习了由华师大专家万勤主讲的《言语康复概述》、张磊主讲的《构音障碍基础知识》等课程,专家们深入浅出的生动展示,细致清晰的学习材料,专业先进的康复理念都强烈震撼了所有参训教师。
  名师教师“音对音”。每周三下午一点到三点为项目组在线研讨时间,参训教师通O2O平台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教师一起针对本周学习内容及实际应用情况,集中向课题专家进行提问,由专家在线答疑释惑。虽然交流时间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但对于求知若渴的教师们来说,一点一滴都弥足珍贵。在线答疑一点准时开始,但参训教师往往都提前半小时就守候在电脑桌前,整理问题,等待第一时间与名师接触。教师们原本紧张疑惑的心情在听到专家教师亲切声音的那一刻化散开来。
  实践锻炼出真知。除了学习和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育康复过程中,完成知识到技能的转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按照项目组培训要求,参训教师每月至少完成一次视频作业,每月组织一次考试;在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参训队伍中,这些要求沉到了教师心理,扎根萌芽。参训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实践机会,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多练习,勤锻炼。一个视频作业,练了又练,拍了又拍;一份评估表格,算了又算,解了又解;以精益求精的心态,做到边学习、边巩固、边实践。
  “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是由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办,言语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承办。该项目是基于云计算的远程教育和康复培训,旨在通过O2O(线上和线下)培训有机结合,为康复机构、特教学校提供师资培训,解决康复教师缺乏以及培养周期长等问题。我校将依托该培训,铸造一支教学素养高、康复技术精、教研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从而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水平的提高,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我校多措并举做好“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工作

我校多措并举做好“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工作

我校多措并举做好“医教结合 智慧康复”特教师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