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培教育

视觉康复渗透语文课堂使视障学生回归生活

  • 2012-01-06 09:47:23
  • 翟庆文 邢玉 穆凤

  
  

摘要:

时代呼唤教学改革,视觉康复渗透到盲校的语文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生活接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使视障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贴近时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找寻自我 回归生活
  社会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群体,视障学生是其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将最终回归生活的主流——社会。课堂教学也要为社会生活服务,更要为弱势群体服务。语文课堂是学生人文素养生成的一部分,使视障学生学会适应社会是当前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目标。1.放飞想象。
  放飞想象,寻找快乐和生活的宝藏,会使学生学习兴致盎然。春光融融,初二体育课刚上完,同学们红光满面,热汗淋漓走进教室。第四节是语文课,讲议论文《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课堂中,有的同学疲累地趴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我说:“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敲两下桌子。”“好!”学生一起随着我的节奏敲击桌子,我看到趴在桌上的同学惊异地抬起头来,我果断地一挥手,“停!请大家偃旗息鼓。‘我们不应当因为出了点错误就偃旗息鼓。’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倒数第一段,理解‘偃旗息鼓’这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由疲惫而充满了精神,“疲劳的同学可以继续睡觉吧,一会我们再摇旗呐喊,把你喊醒。”我摇着一面用红色纸做的小红旗,精力集中的低视力学生立刻看到了,呐喊一声。我亲切幽默的话语,同学们积极的呼应,逗得大家在欢笑中精神百倍。这是在视觉康复训练班中学的德国式“含蓄的引导法”——用鲜艳的色彩、用生活中快乐的呼唤激起高涨的情绪。一直到第四节课,大家还延续着热情和兴奋。2、采撷花絮。
  视障学生和健全孩子一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思想是敞亮的,他们情感是清纯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使他们每个人都获得莫大精神快慰和心理满足。
  一般新来的视力较好的同学,很快就能够适应盲校的人文环境和学习环境,往往在生理上有一定优越感,在行动上比视障学生有自信,但是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文学素养也比较低。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讲解,但是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学生有时虽然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但是只要在行动上对学习有兴趣反应,能够积极完成部分任务,并能主动与同学和老师探讨问题,就要受到老师的鼓励。例如一个学生喜欢红色,我就每天课外给他一个西红柿或者一个红苹果,鼓励他:每一天的点滴进步就是胜利。要求他们要和自己进行纵向比较,上一个台阶就是进步,教学过程中贯穿着人性的阳光,使人本合一。
  语文学科中容纳着对生命的礼赞,对学习的追求,有血有肉有激情。在学习贾平凹的《我的小桃树》这一课的时候,我的课堂是一个愉悦的休憩场所。我引导学生看桃花的图片,看生机勃勃的桃园景象,使学生对生活产生热爱,对光明和美好有着执着的追求,强劲着他们的生命风帆。3、找寻自我。
  有些低视力学生,曾经在普通学校学习,而后插班盲校的。他们写的汉字很多是缺胳膊少腿的,默写甚至有50%的字写不正确。这类学生由于缺乏助视器和护眼灯等视觉康复的条件,学习成绩不好,缺乏上进的勇气;有的说话总是含混,发音不清,可见其长期遭遇老师的“遗弃”。他在作文中写到:“来到盲校后,每当我犹豫着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翟老师总是微笑着说,大胆说,说错了,不要紧;或者说,再考虑一下,自己举手,好吗?”
  这篇作文反映出了一些普通学校无视特殊学生、忽视“差生”的不良教风。“人文精神的主旨是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尊重。”(2002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一些低视力学生在普通学校某些老师的忽略中长大,必然在人文精神方面有很大缺失。课堂上,我们盲校的老师经常走到学生中间去,让微笑经常张扬在学生的眼前,他们感到心里很温暖,心情很舒畅。在温暖中找到了前进的勇气,找到了自我。
  现在我们学校在“中德视觉康复项目”的推动下,给学生配置了视觉康复训练室,配备了信息技术、视频展台、各类助视器等辅助于低视力教学的设置,使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特性去选择学习的方式。例如:可以自己在电脑上运用各种颜色大胆泼墨,尽情展示自己的想象天地。他们能根据课文的内容在网络寻找图片,看到以前未曾看到的事物。他们能从自我的审视角度去学习,能认识时代、观察时代、感悟时代,让时代的脉搏中有“我”的跳动的鲜活的血液,使课堂有了个性的存在、人文的关怀。4、走近生活。
  毛泽东说:“文科要把整个社会当作自己的课堂”,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因为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人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就如同断源求水,折本求花,是不会取得满意效果的。从学生方面来说,一个学生如果“一心只读教科书,两耳不闻天下声”,是很难适应社会的。引导学生把学习学科的过程理解为认识生活、铸造生命的过程。那么,课堂教学就会绽放鲜艳的花朵,学习的内容岂止是一篇篇文章,一道道题目呢?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可以活用资源,以盲生和低视生的融合作为前提,使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有生活的色彩,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颜色搭配与低视生视觉效果相适应。据调查得知,低视生对于蓝色背景和白色字体的搭配最敏感。因此,我们盲校老师制作的课件和网页,避免使用花哨的画面,主要采用蓝白搭配的色调来展现内容。我们还重视低视生和全盲生的不同需要,制作相应的课件和教具,便于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讲《看月食》一课时,月食的形成原因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针对低视生,我制作了月食形成的课件;还针对有的同学的视野狭窄及盲生,我制作了太阳、地球、月亮三星体运动轨迹的教具。低视生通过视觉,全盲生通过触觉,很快地理解了月食形成的原因,使难点迎刃而解。使抽象变得具体可感,使“天上”走进“人间”,使课堂具体化生活化。5、适应时代。
  时代感的表层是呈现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时代感的底蕴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内在律动,具有极强的前沿性。课堂应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因子,与它一起跳动。
  课堂既可以安排在课内,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使学生的通过局部观察能达到比较准确的整体判断是“视觉康复”渗透于教学后的一大收获。低视生看图画书不如我们正常人看得那般清楚,所以他们更渴望去了解所面对的图画对象,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好奇心特别强烈,求知的欲望也特别强烈。但是低视生因视力缺陷而导致对外界事物、现象无法作视觉性的正确判断,这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感知面,也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事物形状的判断,给“观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给他们在今后的阅读理解带来了障碍。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2课《颐和园》中有这么一段描写:“昆明湖围着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倒垂的杨柳。”为了让学生判断这些事物的位置,我让学生画出“湖、堤岸、桥”的不同方位。课本中的插图,全盲学生无法看到,有个全盲学生把桥画在了湖外,与任何事物都没有连接;有个低视生,不是把桥画在湖水中,而是画到了堤岸上,与课文内容相脱节了。从这里看出,即使低视生能看到事物,但是因为他们观察的局限性,也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部分性地视物,而忽视了课本插图中的桥在湖水上的事实。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非常注重学生建立空间方位概念。一般,对于方位的理解,我都是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中的人和事物,通过准确的方向定位,“摆放”课文中的建筑物等,学生用声音告诉大家,自己代表什么事物,在中心事物的哪个方位。例如教《人民大会堂》这样的说明文,更是需要这样的空间定位,结合声音让学生辨清事物各自的方位,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时代在空间上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在教学中也应适应时代不断提高学生的定向能力:建立准确方位概念的同时,利用声音和环境等进行正确“辨位”。
  通过两年来的视觉康复培训和校本培训,不仅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加适应低视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学校其他老师的教学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通过训练学生的视觉感受和“脑中构图”等方式,使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空间方位概念,能更加准确的认知生活,减少生活的障碍,清醒地回归生活。
  美国华特 B 科勒理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特殊教育的课堂更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呼唤视障学生的回归,遵循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教学,使他们拔出缺陷的泥沼,走出“障碍”的误区,与正常生活接轨。